fbpx

LINE @oggitw

聯絡我們

Angela Kuo

Angela Kuo

Istituto Marangoni米蘭校區 時尚商業系(fashion business)畢業

想了解 Istituto Marangoni 歐洲時尚藝術與設計學院 獎學金與課程資訊?

■ 手刀聯繫我們
■ 加入 LINE 好友線上諮詢 (ID: @oggitw)

為什麼我去米蘭 Milan 念時尚?

曾經的我也像眾人一樣,被迷幻在時尚吹出的粉色泡泡裡。國小時,每週三晚間十點準時收看TLC頻道播映的《Project Runway (決戰時裝伸展台)》是我與那個奧秘的世界最近的距離。 沒有過多的想法,只知道拿起畫筆在插畫本上勾勒衣裳輪廓的我,能為自己帶來最大抹的微笑。也許就是衝著這些瑣碎的幸福感,悄悄地,我把自己領引到了時尚產業。 紐約、倫敦、米蘭、巴黎、紐約、倫敦、米蘭、巴黎……。大概是每一位欲讀時尚的留學生必經的關鍵抉擇。從小被義大利風格薰陶的我(雙親都是義大利控),能如此瀟灑,不假思索地選擇米蘭,是父母給的福氣。 「我以為你會選服裝設計!怎麼會選讀商?」大概是大一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很想乾脆地錄一段語音,直接播放給問的人聽。 可能是領悟到現今市場與消費者的趨勢走向;可能是得知業界對於品牌管理行銷人才的需求性增長;又或許是畏懼我對服裝設計的熱愛會被學業及社會壓力抹殺,私心地想把我僅有的歡愉保留在最單純的樣貌。各種念頭的交織,促使著我相信就讀時尚商業能發揮我的最大化。

2019-2022 Istituto Marangoni米蘭校區,時尚商業系(fashion business)

當初會選擇Istituto Marangoni不僅是學校本身的高度,也抱持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心思。遇見的每一位師友都是最難能可貴的收穫也是人脈建立的基準。但就是這麼巧,我的三年大學時光剛好Covid-19爆發,全球彌漫著混亂與不安。時尚圈也不斷充斥著改革與變動,每星期都有新話題熱議不斷。 三年來,因為課綱是配合時尚界當下的發展,每一年的課程都差距甚遠。2019年末平淡地討論著時尚歷史,品牌定位及如何做趨勢分析及預測。2020年疫情蔓延,永續經營(Sustainability)與漂綠(Greenwashing)的議題及各大品牌如何即時應對消費者環保意識上升的策劃成了課堂上的基本話題。2021年話題改而圍繞在NFT與元宇宙(Metaverse)的迅速發展加上傳統品牌陸續結合虛擬衣物(Digital Fashion)的發想。 雖然偶爾會感到惋惜大學生活缺乏校園體驗及肢體互動,但能在這個關鍵節骨眼接受教育,不斷地吸收到最前端的訊息,市場的最新動態和時尚品牌的即時各樣改革,也算是種可貴的運氣。 「為什麼一顆再平凡不過包包能以天價賣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卻富含了千百學問。難就難在它沒有一套公式,畢竟時尚本身就不存在絕對值。在這個人們把logo看得比產品本身還重而設計與技術又容易被複製的時代,需要靠著品牌與說故事的能力來打進人心。而品牌形象的建立,上下游及價值鏈的關係及有條理的財務管理都是成就那粉色泡泡的最大推手。Istituto Marangoni的教學特色是讓學生擁有實戰經驗,省去繁雜的理論,更多的是直接與知名品牌合作。

校園生活

Istituto Marangoni為了模擬現實工作環境,大多數報告都是以團體報告呈現。第一年我的團隊如聯合國,由我以及來自德國、土耳其和巴西的朋友組成。由於我們默契極佳以至於三年來都是同一組。 一年三學期,每一學期課綱都會環繞在該報告組題。容我簡單闡述大致上組題內容:學校要我們選擇一個品牌,並以其為立場建立企劃書。例如:品牌延伸策略(brand extension)、品牌新市場拓展計畫、品牌產品線與銷售規劃等等。偶爾也會報告給業界品牌們。以這樣實戰實做模式,助於學生能很快就進入狀況。

工作篇1 – 藝廊工作 – 活出義式浪漫

越慢越浪漫。在義大利的每場邂逅都是等到我把腳步放慢後才遇見。有時使勁地到商店街敲門投履歷,不如一個稍稍打扮精緻的午後咖啡;坐在身旁的客人,說不定會成為生命中的貴人。我的奇遇似乎都發生在最偶然,最不經意地狀態下。前陣子在米蘭布雷拉區裡的一間小有名氣的畫廊短暫工作一陣子,而能讓我有這榮幸參與畫廊的背後是段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今年二月上旬,德國友人邀約我去兜兜他那靛藍色的舊式敞篷車,毫無目的地的我們隨心開到了Lecco湖邊,找了間咖啡廳放空賞湖。偶然看到前方路標指示著三公里外的登山纜車站,互看了一下對方,果斷地前往。

纜車站空無一人,下一班車甚至還要等五十多分鐘。但既然都來了,我們倆就索性地在寒風中閒談殺殺時間。五十分鐘比想像的還要快,上車後,依舊只有我與她。卻在車門緩緩關上的前一秒,一位身穿深棕色西裝覆蓋著黑色絨毛大衣,手持著一本黑白封面雜誌的義大利老先生優雅地踏了進來。禮貌性地露出了我的招牌微笑後,徐徐轉身望向那漸行漸遠的纜車站,隨後是引人入勝的湖景。

這山光明媚的景色迫使我們三人可愛地同時發出了讚嘆聲,微妙地破解了凝結的氣氛。老先生不以為意地上下打量了一下我並問道我來自哪裡。「台灣。」「所以你會講中文囉!」嘴角微微上揚地猜測著。「會呀!」

一段友善的閒聊後,纜車也已抵達高峰。我們下了車微婉地道別後,開始了一段不在計劃中的爬山行程。穿著牛仔褲蹣跚前行的我眼尖地看見了主道路旁分支出的小岔路,暗自期盼著內有個涼亭等著我。走進去後直面而來的是開闊的景色。「哇!不就還好我們有走進來!」霎時間,我朋友呼喚著我說她發現了另一條秘境,當我還來不及反應時,她已不見蹤影。加緊腳步的我衝忙上前跟隨,忽然間聽見了一個是曾相似的聲音。「怎麼被你們找到了我的秘密基地!」阿!是剛剛那位老先生。

原來秘境通到了山崖的一角,唯有在那才能俯瞰270度的景觀。老先生說他的老朋友就住這附近,每次來探望他時一定會來這一角散散心。他前幾天剛出版了一本雜誌,第一時間就想送來給這位老朋友。「是個什麼樣的雜誌?」他遞給了我,簡單翻閱了一下,是個充滿著文藝氣息,編目著各式藝術圖畫的雜誌。「我是藝廊的創始人,每期都會編制雜誌供給客戶閱覽。」「我們畫廊有不少來自香港的客戶,我們正在找會說中文的人才,我看你的條件挺適合來我們這工作的,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隨時聯絡我喔。」

工作篇2 – Vogue米蘭特派員 – 做就對了

20歲那年的二月份,我已來到米蘭生活近五個月。雖稱不上熟識,但對地理人文的概念是有的。2020冬季時裝週將近,心裡莫名癢癢的似乎在期盼自己能夠積極參與。輸入關鍵字「如何參與時裝週」,在網上翻閱了一會兒,內容大概就是攏統老套的要讀者們主動聯繫詢問業界人士需不需要幫手。於是我真的照做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Vogue Taiwan。翻翻Vogue Instagram帳號,找到了負責米蘭時裝週的三大編輯。「您好,我是在米蘭就讀時尚商業的學生,想詢問你們來時裝週期間是否需要小助手?」沒有過多的想法,端端咖啡我也甘願。「您好,由於疫情開始在米蘭蔓延的關係,這次我們前訪時裝週的行程已取消。」哇!疫情偏偏只擊中義大利(2020/02義大利是第一個爆發疫情的歐洲國家),也偏偏發生在我來米蘭的第一個時裝週。無奈及無能為力反覆交雜著,只能欣然地接受。 又過了一個禮拜,在一個平淡無奇的午後,接收到了一則訊息「您好,我是Vogue負責時裝週的主編,之前收到你的訊息,雖然我們無法出席,但請問你有意願代替我們完成工作嗎?」傻子才會拒絕吧。 身負重任,原來亢奮、失措、憧憬、徬徨的情緒能同時湧入,奇妙的是一點也不膽怯。主編沒多說什麼,提供藝人的名單,採訪問題及時裝週行程表,剩下的就是自由發揮了。隔日一早,睡眼惺忪地到家門口信箱翻找,收到了各大品牌的秀場邀請函,瞬間清醒。 Gucci、Fendi、Moncler、Tod’s、Salvatore Ferragamo、Prada 是重頭戲。由於台灣讀者熱愛韓星,Blackpink的Lisa、黃旼炫、韓藝瑟、IU都是採訪目標。
說不上自己到底是初生之犢不畏虎還是劉姥姥逛大觀園,進入秀場後身旁圍繞著時尚界指標人物及各國名人。能與嚮往已久的業界菁英,如Anna Wintour、Suzy Menkes、Rick Owens、Muccia Prada等人短暫地共度同個時空,心滿意足。也幸好本人毫無追星特質,足以在一個極為淡定貫注地思緒下完成所有任務,相當自豪。 而光鮮亮麗的另一面,是群身穿端莊鼻挺的西裝,手持公事包談論著哪一個單品能帶來最大利潤的買手和品牌幕後推手們,他們是名副其實來“看秀”的。每場秀結束後,當網紅們急忙搔頭弄姿,試圖取媚攝影群和媒體時,買手們卻聚精會神抄寫筆記,互相辯論了起來。同個空間下勾勒出了如此雙向的反差,似乎讓我更加肯定就讀時尚商業的選擇。粉色泡泡在此時也優雅地被刺破。我滿足地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心願種子。